打通科技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......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托起工业强......不忘初心,做一个有情怀的人关于办公地址变更的公告
A1版: 一版要闻 A2版: 要闻 A3版: 金融 A4版: 科技活动周专版 A5版: 科技活动周专版 A6版: 科技活动周专版 A7版: 创新 A8版: 科技活动周专版 B1版: 特刊 B2版: 温州模式30年 B3版: 温州模式30年 B4版: 温州模式30年 B5版: 温州模式30年 B6版: 温州模式30年 B7版: 温州模式30年

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托起工业强市之梦

——访中共江山市委书记吕跃龙



 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,是一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热土。近年来,江山市委、市政府依靠科技创新,推进区域协调发展,在增强创业创新驱动力、特色产业竞争力、生态环境支撑力、公共服务保障力方面进行了生动实践。在即将举行的江山首届科技活动周前夕,本报记者就江山如何强化科技创新支撑,实现江山工业强市之梦这一主题采访了江山市委书记吕跃龙。
  强化平台支撑,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综合体
  记者:近年来,江山市围绕工业强市主战略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,特别是平台支撑方面,具体做法有哪些?
  吕跃龙:公共平台建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。创建科技创新创业园、做优经济开发区是我们着力抓的两大重点。
  一方面,我们积极探索和完善促进科技企业“孵化器+加速器+产业园”健康发展的机制,在江山科技孵化中心建设的基础上,投资近亿元创建了占地60亩的科技创新创业园,重点打造集科技孵化、创业加速和公共研发(工业设计)于一体的区域科技创新综合体。目前,科创园已有在孵企业15家,涉及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LED新光源和新材料等领域,科研院所5家,科技中介10家。
  另一方面,坚持把经济开发区作为主战场,“两围绕化”深度融合,鼓励企业建立研究院、技术研发中心、院士工作站等自主创新平台,培育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输配电、照明电器等主导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。下一步,我们还将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,突出重点产业,做大做强推进工业发展的核心功能区,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。力争通过三年努力,实现经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,吸引更多的科技型、创新型企业来江山发展,增强区域发展活力。
  强化人才支撑,为创新集聚更优的要素资源
  记者:江山地处内陆,区位优势不明显,要实现奔跑发展,必须迈过人才和技术短缺这道坎,江山又是如何独辟蹊径的?
  吕跃龙:新一轮竞争靠什么?区域之间的发展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。借力发展,强化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是我们解决人才短缺的重要手段。
  近年来,我们紧盯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重点地区,大力推进市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,先后与上海技术交易所、上海教委科技发展中心、天津消防研究所等共建“江山协同创新工作站”与中科院电工所、; 上海二工大、浙工大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新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;与中科院化学所、(下转A1版)